甲苯胺藍(TB)染色實驗步驟【附圖文視頻教程】
來源/作者:普拉特澤-病理染色技術(shù)平臺
一、甲苯胺藍(TB)染色簡介
甲苯胺藍是常用的人工合成染料的一種,屬醌亞胺染料類。含有兩個發(fā)色團和助色團使切片上的組織細胞著色,臨床上常用甲苯胺藍對軟骨細胞和肥大細胞進行染色。
二、甲苯胺藍染色詳細實驗步驟
Step1:樣本烘干:將取材后貯備進行甲苯胺藍染色的樣本放入烤箱中65攝氏度烘片30分鐘,將樣本風干后方便后續(xù)的操作。
Step2:樣本脫蠟:將風干的樣本放在染色架上,依次放入二甲苯I、二甲苯II溶液浸泡脫蠟各五分鐘。目的是將樣本中的石蠟溶解掉,蠟不溶于水,如果脫蠟不干凈就會引起甲苯胺藍染色物不均勻、陽性物時隱時現(xiàn)、背景染色增加等問題。所以脫蠟的時間要根據(jù)季節(jié)、溫度和試劑的新鮮程度調(diào)整,如果溫度較高脫蠟劑新鮮則脫蠟時間不需要太多,3-5分鐘就足夠,如果溫度較低脫蠟劑陳舊則適當延長浸泡的時間。
Step3:樣本水化:將已經(jīng)浸泡脫蠟的組織樣本先放入無水乙醇I中浸泡兩分鐘,洗出脫蠟劑時樣本中殘留的二甲苯使水可以進入組織,然后再將樣本置于95%、85%、75%、自來水各兩分鐘以達到充分水化的效果。
Step4:樣本染色:將水化好的樣本切片用移液槍吸取甲苯胺藍染色液滴加或者浸染5-30分鐘,染色過程可在鏡下控制,具體時間根據(jù)染色液濃度和室溫等因素進行調(diào)整;染色后用流水充分清洗兩分鐘,再滴加1%的鹽酸酒精進行分化,使細胞核中結(jié)合過多的染色液和細胞漿中多余的染色液被除去,直至細胞呈紫藍色清晰可見;分化完成后用流水沖洗5分鐘,蒸餾水沖洗1-2秒,將沖洗好的切片放入烘箱中徹底干燥。
Step5:樣本脫水:將染色干燥完畢后的樣本進行脫水,分別將樣本浸入無水乙醇I 30秒、無水乙醇II 1分鐘。置換出染色過程中樣本吸收的水分,浸泡時間因為組織大小、厚薄不同而適當調(diào)整,水脫不干凈,透明劑就無法完全置換,影響切片質(zhì)量。
Step6:樣本透明:將脫完水的甲苯胺藍染色切片浸入二甲苯2分鐘。組織在無水乙醇內(nèi)完全脫水后透明劑(二甲苯)能把脫水劑置換出來,組織全部為透明劑填充,在光線下呈半透明狀,方便后續(xù)的鏡下觀察和封片保存。
Step7:樣本封片: 在透明處理完畢后的組織上方滴加中性樹膠,玻片稍傾斜,用手將蓋片順玻片斜面輕放,防止氣泡產(chǎn)生。封片前需要烤干切片上的水分,否則鏡下觀察時有一層水霧,導致細胞輪廓不清楚。封片時只需用一次性滴管滴一兩滴即可,過少導致封片不完全,過多則容易中性樹膠外溢影響保存。
Step8:鏡下檢查:顯微鏡下觀察拍照并記錄。
甲苯胺藍染色實驗步驟視頻點此跳轉(zhuǎn)(微信荔枝微課)
三、甲苯胺藍染色的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
1、常見問題
1)染色時間過長或過短導致的染色過深或過淺。
2)植物組織較脆,易出現(xiàn)掉片。
2、注意事項
1)控制染色時間,保證染色不至于過深或過淺,必要時可在顯微鏡下觀察控制染色時間。
2)水洗時間不宜過長,保證陽性顯色清晰可見。
3)植物組織切片時應(yīng)控制切片厚度以及攤片時間,減少掉片風險。